我國拉力試驗機等儀器在技術方面的差距主要體現
1.產品的可靠性較差。對基礎技術和制造工藝的研究不夠,一些影響可靠性的關鍵技術,如精密加工技術、密封技術、焊接技術等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導致產品(特別是高檔產品)的性能不夠穩定和可靠。現有國內高檔產品的可靠性指標(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與國外產品相比,大致要相差1~2個數量級。
2.產品的性能、功能落后。現有國內拉力試驗機等產品在測量精度上要與外國產品相差1個數量級。在功能上,目前外國產品智能化程度相當高,通過對原始信息的數字處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擾對信息影響,提高了產品的耐環境性和測量真實性。而國內現有產品智能化程度還較低。另外,產品的網絡化在國外已經進入實用階段,而我國基本上處在起步階段。
3.產品技術更新的周期慢。當今國外產品的更新周期大約在2~3年。新技術的儲備往往可以提前到十年。而我國企業往往通過引進外國技術來實現一代產品的更新,引進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產品開發方面原創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產品,在我國還處于空白狀態。科研院所在跟蹤新技術方面雖然有成果,但與企業結合產業化相當艱難。
4.缺乏針對使用對象而開發的專用解決方案。國外近年測量控制與拉力機等儀器儀表的發展趨勢是開發儀器儀表與應用對象緊密結合的軟件產品,終向用戶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如何加快拉力試驗機發展步伐
1.首先我們應該遵循國家出臺的“公平競爭”為原則,在不傷害其他人的利益上,各個拉力機生產廠家應該成立一個學習小組互相學習拉力試驗機上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我們就避免很多的誤區,互相學習也是一個互相提高,改進技術的好方法。
2.由于拉力試驗機是一個高科技產品,涉及的學科領域非常的廣如:力學、物理學、機械學、電氣學等等。而這些學科領域正是需要各大院校積極的培養這些人才,這樣才能跟得上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技術水平。
3.各大拉力機的生產廠家應該不斷的提高產品的質量、不斷的研發新功能、新技術產品,不能為了客戶的數量打“價格戰”,以低的價格獲得較小的利益,這樣就造成了市場經濟的紊亂,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國家應該制定一些相關的政策來調控拉力機的價格,這樣有利于整個行業健康的發展。
